推进农机数字化进程行业在行动结构胶水
如今,知识化、信息化、数字化已经是时代的标志,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与日俱升,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农业这个看似与科技不沾边的行业也在慢慢向其靠拢。从传统的农耕方式到如今的农机作业方式,我国农业在科学技术以及创新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伐,如今,农机作业方式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先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近日,农业部公布第二批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投资计划,黑龙江宁安市水稻项目,河南临颍县、温县麦玉轮作项目,江苏镇江新区水稻项目,四川大邑县水稻项目等列入2018年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试点,致力于打造农机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示范样板。
农机与信息化的融合在农机行业里并不鲜见。
在2017年的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农业领域全产业链人工智能工程“农业大脑”首次亮相,引起业内广泛关注,这种以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新的现代农业形态将使农业生产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有了这颗“大脑”,他就可以24小时实时监测农产品生长情况,实时更新传递虫害、湿度、田间气候、土壤品质等数据。“农业大脑”还可以分析这些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计划,准确无误地生产农产品。另外,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看到自己订购的农产品的生长情况、种植方式等信息,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
也就是说,未来凭借极少的劳动力便可以足不出户管理好十万亩的农田,这不是天方夜谭,有了农业大脑,这将成为现实。
2017年10月,中国首个农业全产业链人工智能工程“农业大脑·精准农业平台”在湖北武汉市启动,中国一拖作为农机企业龙头已率先入驻。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剡水对我国智慧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从目前的应用情况看,我国农机行业存在着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平台功能相近、数据不匹配、标准不一致等方面,不利于实现数据分析处理和功能拓展应用。”为推动精准农业管理平台的应用,更好地支持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赵剡水认为,在确保农业作业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有必要建立以国内农业、农机骨干企业为核心,“统一、共享、开放”的精准农业共享管理平台,在实现数据格式、传输标准、设备编码等底层数据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应用主体的差异化需求。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是贯彻落实“建设数字中国”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管理体系数字化改造的有力措施,对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到2020年全国预计将建成一批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项目区农业机械及田间农情监测物联网、智能装备普遍应用,农机作业与田间农情监控精准化、智能化、自动化,农机调度管理高效化、便捷化水平显著提高,劳动力用工减少30%以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3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5%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作物效益或单产提高10%以上,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 保障房建设提速水泥钢铁机械板块受益
- Nanoleaf的新六角形形状为您的家居装饰增添了令人惊讶的生动有机效果【搜了网】
- 山东重工潍柴法拉帝豪华游艇亮相海天盛筵【搜了网】
- 聚焦工业智变强化制造业数字转型之路【搜了网】
- 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正式公布【搜了网】
- 卡斯卡特下调配件价格彰显以客户为本宗旨
- 临夏州吊车吊臂断裂塔吊钢架坠落3名工人坠亡【搜了网】
- 精彩4月工程机械3大博览会目不暇接【搜了网】
- 水中仙子踏波而来余杭水景公园精品水生盆栽花展开展【搜了网】
- 图煤炭机械煤矿我是电影通机械论文排版要求
- 三一低调迁都一个月带走湖南数百亿GDP【搜了网】
- 郑焦城际全线架梁施工拉开序幕【搜了网】
- 工程机械零部件国产化需加快脚步
- 7个Word小技巧让你如有神助效率百倍